近年來環境保護日漸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環保領域迎來投資盛宴,環保行業步入高速發展期。環保勢將貫穿經濟社會的全過程。
除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不斷深入推進、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亦在孕育待生中姍姍來遲。
2014年12月,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透露,水十條已通過國務院相關部門的認證。他繼而指出,未來環保的重點領域包括大氣、水和土壤三塊。短期內,本屆政府在大氣、水和土壤防治上的投資需求大概是6萬億元,但6萬億的投資需求只是短期目標,還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而在三大環保行動計劃中,“水十條”任務尤為艱巨。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就此表示,“由于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和布局不合理、城鄉環境基礎設施欠賬仍存在諸多問題,污染物產生量與排放量過大,造成不少地區環境容量超載。據國內眾多專家測算,目前的污染物要再削減30%—50%以上,水環境才會有明顯改善。”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王洪臣指出,目前國內的水環境盡管局部有所改善,但總體仍繼續惡化。地表水污染程度較重的劣四類水質所占比重達18.6%,地下水質的優良率更是僅為10.4%。業界普遍期待“水十條”的發布能加速當前國內水環境治理步伐的加快,市場也希望由此掀起一輪新的水治理投資熱潮。
在此背景下,水處理設備也將隨即迎來發展藍海。業內預測,在即將過去的“十二五”規劃期間,包括城市污水設施在內的污水處理建設投資將達6000億元,膜技術及污水處理新技術開發領域均存在未來水處理市場存在巨大需求。
然而,眾多業內人士紛紛指出,盡管萬億級市場“蛋糕”誘人,但僅憑政府財政投資,缺乏市場內生動力,其治理效果或很難達到預期。建議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其中,會將紓解市場困惑。
事實上,不少水治理上市公司已開始嘗試以PPP模式來參與污水處理項目的投建。國內污水處理龍頭之一的碧水源近期就宣布,將定增募資78億元參與一些地方的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及運營,其中PPP模式項目成為最大亮點。國中水務近日也公告稱,公司作為社會資本參與的湘潭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一期工程,成為湖南省唯一入選的財政部首批PPP示范項目。
由此可見,社會資本欲以PPP模式參與政府“治水”項目,重要門檻是自身須具備技術和資本雙重優勢。目前已在污水處理領域耕耘多年,具備資金和平臺雙重優勢的上市公司,無疑將率先受益。
上一篇:沒有了
相關資訊
-
國林直飲機助力石油大學體育新活力
2025.03.27 -
凈水行業售后:不可或缺的安心保障
2025.03.26 -
國鐵科林售后:用專業守護民航局飲水健康
2025.03.24 -
科研新寵:革新開水器,開啟水質與節能新時代
2025.03.21 -
國鐵科林開水器助力中關村中學圖書館直飲新體驗…
2025.03.19 -
國二招賓館直飲機煥新,依然選擇國鐵科林開水器…
2025.03.10 -
國鐵科林開水器守護復興醫院感染科的健康飲水防…
2025.03.06 -
國林直飲機:延慶舊縣學校的可靠飲水保障
2025.02.25 -
怎樣保證假期后開水器還能正常使用
2025.02.14 -
科學研究院選擇了國鐵科林凈水設備不是偶然
2025.02.11